精装房验收过程中,物业作为管理方和协调方,需履行以下责任及义务:
1. 协助验收流程
物业需配合业主完成验收登记,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竣工验收备案表》等必要文件,并确保业主能按约定时间入户查验。部分项目还需协调开发商、施工方与业主三方共同参与验收。
2. 公共区域维护责任
物业需确保楼栋公共区域(如电梯、楼道、消防通道)符合安全标准,水电、燃气等基础设施已开通并正常运行。若公共区域存在装修污染或施工残留(如建筑垃圾未清理),物业需负责协调处理。
3. 房屋基础问题记录与报修
业主验房时发现的质量问题(如墙体空鼓、门窗密封不严、地砖空鼓等),物业需详细记录并汇总至开发商或承建方,督促其限期整改。物业无权直接维修精装房内部,但需作为中间方跟进维修进度。
4. 设施设备调试与移交
物业需确保室内配套设备(如智能门锁、新风系统、厨卫电器)能够正常使用,并提供设备说明书及保修凭证。若设备存在故障,需协助联系厂家或施工单位处理。
5. 水电表及能源数据确认
物业应陪同业主核对水电表初始读数,确认无历史欠费记录,并协助开通相关服务。部分精装房还需验收地暖、中央空调等系统的运行状态。
6. 装修标准一致性核查
对照购房合同中的装修标准(如品牌、材质、工艺),物业需核实实际交付是否相符。若存在减配或货不对板(如约定高档瓷砖实际使用廉价替代品),需协助业主。
7. 保修期内的协调义务
精装房通常有2-5年保修期,物业需明确告知业主保修范围及流程。后期出现质量问题(如防水层渗漏、墙面开裂),物业应协助联系责任方维修,避免推诿。
8. 档案管理与业主权益保障
物业需妥善保管房屋验收、整改记录等档案,以备后续纠纷查证。若开发商未完成整改即强制收房,物业不得以断水断电等方式胁迫业主。
扩展知识
验房时建议聘请第三方监理,重点检查隐蔽工程(如水电布线、防水层)。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开发商需对房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终身负责,装修部分保修期不得低于2年。
若物业未履职,业主可向住建部门投诉或依据《物业管理条例》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