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保洁标准涵盖多个方面,确保公共区域卫生与居住环境质量。以下是主要标准及业主监督指南:
一、物业保洁标准细则
1. 公共区域清洁
- 大堂/走廊:每日至少清扫2次,地面无积尘、污渍;墙面每月擦拭1次,无蜘蛛网;垃圾桶每日清运2次,无溢出。
- 电梯:轿厢每日消毒1次,按钮、扶手用酒精擦拭;不锈钢表面每周抛光,无指纹印。
- 楼道/楼梯:台阶每日清扫,扶手每周消毒;消防通道无杂物堆放,每月全面清理1次。
2. 室外环境
- 硬化路面:每日巡回清扫,无落叶、宠物粪便;排水沟每周清理,防蚊虫滋生。
- 绿化带:绿化垃圾(枯枝、落叶)每日清理,灌木丛下无隐藏垃圾。
- 垃圾房:分类垃圾桶摆放整齐,周边无散落垃圾;每日高压冲洗1次,夏季增喷除臭剂。
3. 设施清洁
- 儿童游乐设施:每日用消毒液擦拭表面,每周检查螺丝松动情况。
- 健身器材:早晚各消毒1次,橡胶垫每月深度清洁。
- 地下车库:每周冲洗1次,确保地缝无油渍;集水井每月清淤。
4. 专项清洁
- 玻璃幕墙/窗户:每季度专业清洗1次,暴雨后及时处理水渍。
- 化粪池:每半年清掏1次,有异味立即处理。
- 消杀作业:每月2次灭鼠、灭蟑,绿化带喷洒防蚊蝇药剂。
二、业主监督执行指南
1. 日常检查要点
- 观察电梯按键是否黏腻、垃圾桶是否及时更换。
- 检查楼道照明灯罩积尘情况,反映绿化带白色垃圾堆积问题。
2. 工具与记录核查
- 要求物业公示《清洁排班表》及消杀记录,确认保洁人员持证上岗。
- 抽查保洁工具是否分区使用(如卫生间与其他区域抹布分开)。
3. 问题反馈机制
- 发现虫害或顽固污渍,留存照片并书面提交物业,要求72小时内整改。
- 对反复出现的问题(如垃圾房异味),可联合业委会发起质询会议。
4. 季节性监督重点
- 梅雨季增加大堂防滑垫检查频率,冬季关注雨雪后路面除冰时效。
- 春节前督促物业开展“大扫除周”,重点清理楼道堆积物。
三、行业延伸知识
清洁剂规范:酸性清洁剂不得用于大理石地面,避免腐蚀;油污处理需用专业乳化剂。
微生物检测:高档小区可要求物业每季度对电梯按钮、门把手进行ATP生物荧光检测(标准应≤500RLU)。
应急预案:疫情期需升级消毒等级,如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机对通风系统消杀。
业主可通过定期参加物业开放日、查阅《清洁服务合同》附件条款等方式强化监督。对拒不整改的物业,可向当地住建部门投诉或申请第三方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