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是常见的症状,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通常可在家观察护理。但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以避免严重并发症:
1. 年龄与体温
- 3个月以下婴儿:体温≥38℃(肛温)需立即就诊,因免疫系统不完善,易发生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
- 3-6个月婴儿:体温≥39℃或持续24小时以上不退。
- 任何年龄儿童:体温≥40℃或反复高热超过3天。
2. 伴随危险症状
- 神经系统表现:持续嗜睡、抽搐(热性惊厥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颈部僵硬、剧烈头痛或呕吐(警惕脑膜炎)。
-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嘴唇发绀,可能提示肺炎或重症感染。
- 脱水迹象:尿量显著减少(<3次/天)、口腔干燥、眼窝凹陷、哭闹无泪。
- 皮疹:出血点或瘀斑(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紫癜样皮疹)、全身性红疹伴杨梅舌(警惕川崎病)。
3. 特殊疾病迹象
- 泌尿系统症状:排尿哭闹、尿频、血尿(可能为尿路感染)。
- 腹痛或腹胀:持续右下腹痛伴呕吐(需排除阑尾炎)。
- 基础疾病加重: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免疫缺陷患儿发热。
4. 其他需警惕的情况
- 不明原因发热:超过5天(需排查川崎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 旅行或接触史:近期去过传染病流行区,或接触过麻疹、水痘等患者。
家庭护理误区提醒:
避免捂热退烧,可能诱发热性惊厥或中暑。
不推荐酒精擦浴,可能导致皮肤吸收中毒。
退烧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以上)或布洛芬(6个月以上),注意剂量按体重计算。
若无法判断病情轻重,建议尽早就诊,由医生评估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如中耳炎、肺炎)需抗生素治疗。儿童病情变化快,切勿因“发热会烧坏脑子”等错误观念延误治疗,但也要避免过度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