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物业是否承担责任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主要依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判定。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物业的法律义务基础
1. 合同义务
物业与业主之间存在物业服务合同关系,需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安全管理职责,包括:
- 安装监控设备、设置警示标识;
- 定期排查公共区域安全隐患;
- 对高空抛物风险进行宣传警示。
2. 法定责任(《民法典》第1254条)
- 物业未采取必要安全措施的,应承担未履职的侵权责任;
- 若抛物者明确,物业无责;若无法查明抛物者,物业可能因管理疏漏承担补充责任。
二、物业的免责情形
1. 已履行合理安全保障义务
如已设置防抛网、监控系统且定期维护,可减轻或免除责任。
2. 第三人故意行为
若抛物系业主或访客故意为之,物业无直接过错时不担责。
三、司法实践中的责任认定
案例参考:多地法院判决中,物业因未安装监控或未及时制止抛物行为,被判承担20%-50%的补充赔偿责任。
举证责任:受害者需证明物业存在管理瑕疵;物业需举证已尽合理义务。
四、延伸知识:预防措施建议
1. 技术手段
加装高空抛物摄像头(需符合隐私法规)。
2. 制度管理
建立巡查制度,纳入物业服务标准。
3. 社区共治
联合居委会开展普法宣传,明确业主自律责任。
根据《民法典》立法精神,物业的责任核心在于“过错原则”,即需证明其是否存在管理过失。具体案件中需结合证据链综合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