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首页 >> 物业房产 >> 知识详情

物业私设收费项目如何应对?

2025-07-07

物业私设收费项目的应对措施和注意事项:

物业私设收费项目如何应对?

1. 核查收费依据

- 要求物业出示政府主管部门备案的收费文件,对照《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和地方性物业管理条例,核实收费项目的合法性。住宅小区公共能耗费、车位费等常见项目需经价格主管部门核准,物业无权单方面增设收费项目。

2. 查阅物业服务合同

- 仔细核对合同附件中的收费明细条款。根据《民法典》第943条,物业需定期公开收费标准、支出情况。若合同未约定的新增项目(如垃圾清运费增值服务),业主有权拒绝缴纳。

3. 联合业主集体

- 通过业主委员会行使集体议价权,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35条,对违规收费可召开业主大会表决是否变更或解除合同。未成立业委会的小区,可由20%以上业主联名向街道办申请召开临时会议。

4. 行政投诉渠道

- 向辖区住建局物业科、发改委价格举报中心(12315)提交书面投诉,需附带收费凭证、沟通记录等证据。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违规收费可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

5. 司法救济途径

- 对金额较大或持续性收费,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第5条提起诉讼,要求返还不当得利。注意保留缴费收据、公示文件等书面证据的原始载体。

6. 财务审计权行使

- 根据地方物业管理条例(如《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第72条),业委会有权委托第三方审计物业收支。重点核查公共收益分成、重复列支项目等常见违规情形。

7. 防范变相收费

- 警惕以"设备更新费""节日装饰费"等名义的摊派,此类费用应优先从公共收益列支。物业提供特约服务需遵循"自愿有偿"原则,不得与基础服务捆绑。

8. 法律知识补充

- 了解《价格法》第13条关于明码标价的规定,物业未公示的收费项目均属违法。《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第17条明确了业主对物业方案的修改权。部分城市(如上海)已实行物业费"一费制",将电梯维保等基础项目纳入综合单价。

关键点在于区分合规经营服务与乱收费的界限:物业企业除合同约定费用外,仅能在代收代缴项目(如水电费公摊)中收取手续费,且比例通常不得超过3%。对于存在争议的收费,建议同步向社区居委会或属地物管协会寻求调解。

标签:收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