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口腔,健康人生:保持牙齿健康的小贴士
1. 正确刷牙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至少2分钟,使用含氟牙膏。采用巴氏刷牙法(Bass Technique):牙刷与牙龈呈45度角,小幅度水平颤动清洁牙龈沟,再竖刷牙齿表面。硬毛牙刷易损伤牙釉质,建议选择软毛牙刷或电动牙刷。
2. 使用牙线与间隙刷
牙线能清除牙缝中70%的牙菌斑,建议每日睡前使用。对于牙缝较大者,可选择牙间刷(如牙缝刷或水牙线),避免食物残渣引发邻面龋或牙龈炎。
3. 漱口水的科学使用
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可短期控制牙龈炎,但长期使用可能致牙齿染色;含氟漱口水适合龋齿高风险人群。避免含酒精成分的漱口水,以防口腔干燥。
4. 饮食管理
减少高糖、酸性食物(如碳酸饮料、柑橘类水果)摄入,糖分代谢产物会腐蚀牙釉质。增加钙质(牛奶、奶酪)和维生素D(鱼类、鸡蛋),增强牙齿抗龋能力。咀嚼高纤维食物(如苹果、芹菜)能刺激唾液分泌,中和口腔酸性环境。
5. 定期口腔检查
每6个月进行一次专业洁牙(龈上洁治),清除牙结石。儿童应每3-6个月涂氟一次,成人可根据情况选择窝沟封闭或氟化泡沫。早期龋齿(龋白斑阶段)可通过再矿化治疗逆转。
6. 儿童口腔保健要点
乳牙萌出后即需清洁,避免“奶瓶龋”。3岁前使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6岁后恒牙萌出时需做窝沟封闭。纠正口呼吸、咬指甲等习惯,预防颌骨发育异常。
7.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激素变化易引发妊娠期龈炎,需加强口腔清洁;糖尿病患者牙龈感染风险高,应严格控制血糖;正畸患者需配合冲牙器清洁托槽周围。
8. 避免错误习惯
不要用牙齿开瓶盖或咬硬物,可能导致隐裂牙。吸烟会显著增加牙周病和口腔癌风险;磨牙症患者需佩戴咬合垫保护牙齿。
9. 口腔与全身健康关联
牙周炎细菌可能通过血液引发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胃酸会腐蚀牙本质,需联合消化内科治疗。
10. 紧急情况处理
牙齿外伤脱落时,应立即放入生理盐水或牛奶中保存,1小时内就医可提高再植成功率。突发牙痛可冷敷缓解,但严禁将阿司匹林直接敷于牙龈,以免化学灼伤。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指标,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龋病列为三大非传染性慢性病之一。最新研究显示,口腔微生物群失调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自身免疫疾病密切相关。建立科学的口腔护理习惯,是对长期健康回报最高的投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