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首页
《章太炎全集》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历史学家、政治家章太炎先生的著作集,共分为6册,包括章太炎先生的多篇著作、演讲和信件等。这些著作涵盖了他的政治、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三国志》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经典之一,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184年-280年)的历史记载,作者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官员陈寿(约233年-297年),成书于西晋时期。《三国志》以记叙的方式,全面地记录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
《中国陵寝文化》是一部20集的纪录片,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各个皇家陵寝的考察和介绍,展示了中国陵寝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历史。该纪录片首先从中国古代帝王对陵寝的建设和设计理念进行了解析。从太庙到陵墓,每个陵寝都
萧氏家规、家训、格言是一部融汇萧氏家族智慧和经验的书籍,内容包括家庭观念、生活礼仪、人生哲学等方面的指导。以下是其中几条重要的家规、家训和格言:1. 家规:“儿孙不可不孝”,强调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并且
敦煌《食疗本草》残卷是一部纸质的文物,保存在敦煌石窟中发现的唐代文献中。这部残卷是一部食疗本草,介绍了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残卷中记载了许多食物的功效,以及它们在治疗各种疾病中的应用。例如,薏
《李氏家训》是由明朝李时中所写的一本家训书,共分为十篇。它以教导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内容涵盖了家庭教育、孝道、婚姻、兄弟友情、官员的修养与行事等方面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家训书经常被用于培养后
《测字全书》是一部经典的汉字学习参考书,由明代张瑞芳所著。该书以形音义为基本分析方法,通过对汉字结构、起源、演变、内涵及应用等方面的分析,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汉字的奥秘,是汉字学研究中的重要参考之一。《测
《矫氏家训》是中国明代著名文学家矫瑞的家训著作,共分为三册。该书内容广泛,包括了家庭教育、婚姻、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指导原则。书中以清晰明了的语言,通过案例和故事向读者阐述了做人做事的原则,旨在提高读者的
朱子家训是一本非常经典的儒家家训,由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所编写。这本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朱子家训共分为二十篇,内容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处世之道、做人的道德与修养等方
庄子的《齐物论》第13节,是其中的最后一节。在这一节中,庄子描述了他与物的关系,以及他如何与物齐寓于无竟的境界。庄子首先告诉我们,他不再追求物质的满足和个人的欲望。“吾与不会物宜。”他说他与物不会合也。这
《平蛮录》是明代文学家王轼的著作,主要记述了他在云南平定蛮族叛乱的历程和见闻。王轼在书中详细描述了当时云南的地理环境、民俗文化、蛮族社会形态、政治制度以及蛮民与汉族的关系等方面内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济公全传》是一部有关中国民间信仰的文学作品,全名为《济公全传》。这部作品通常分为7册,以讲述济公活动和传奇故事为主题。济公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一位重要神祇,被认为是道教的神仙,被尊奉为护法神,也被称为济
《尔雅》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字书,最早的版本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它记录了当时的语言文字、词汇用法、礼仪习惯、历史人物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被誉为中国古代最具权威的字典之一。在《尔雅》中,有大量的独特
《围炉夜话》是唐代文学家郭泰的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散文之一。它以闲谈杂话的形式,记录了唐代一些名士雅士之间的言谈趣事,内容涵盖了各种生活琐事和学问讨论。下面是《围炉夜话》的全文译释:```第一卷卷一:介绍郭
《韶山毛氏家训十则》是中国的家庭家训,这些家训是的父亲毛锡林所撰写的,目的是教导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如何做一个好人,如何生活和工作。这些家训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的家庭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以下是这些家训的十则
《宋辽金词精选》是一部收录了宋朝、辽朝、金朝时期的词作品的精选集。这些词作品带有很浓的文化气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内心世界。这部文集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也是研究宋朝、辽朝、金
宋代瓷器:审美巅峰的五大特征
京剧脸谱色彩背后的文化隐喻
传统书法用墨的千年演变
苗族银饰的图腾文化解读
青铜器纹样中的先民宇宙观
古戏台建筑声学原理
01剧场中的时代反思:中国戏剧的新面貌
02"东方之美:中国传统绘画探秘"
03建筑风格中的人文印记
04当代艺术的新趋势:从"反思"到"融合"
05界限模糊的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在华语文学中的演变
06非遗保护下的文化保护
07走进民间艺术的世界,领略别样风采
08宋瓷极简美学:中国工艺的巅峰之作
09民间工艺:传统技艺的当代转化
10诗词韵律中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