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首页 >> 汽车汽配 >> 知识详情

远光灯正确使用守则,别再滥用

2025-07-28

正确使用远光灯是保证夜间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滥用远光灯会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甚至引发事故。以下是远光灯使用的核心原则和相关知识:

远光灯正确使用守则,别再滥用

1. 基本使用场景

- 在夜间无路灯照明或照明不良的道路(如高速公路、郊区道路)行驶时可开启远光灯。

- 需与对向车辆保持至少150米安全距离时切换为近光灯。

- 超车时应提前200米切换近光灯,并通过闪烁远光灯示意前车。

2. 禁止使用的情况

- 城市道路有路灯照明时严禁使用。

- 跟车距离小于100米时必须切换为近光灯。

- 遇雨、雾、雪等低能见度天气时,远光灯会形成漫反射,反而降低可见度。

3. 技术原理延伸

远光灯光轴角度通常高于近光灯15°,照射距离可达100-150米,而近光灯仅30-40米。滥用远光灯会导致对向驾驶员瞬间致盲,瞳孔收缩反应需2-3秒恢复,以60km/h车速计算,相当于盲驾33米以上。

4. 法律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0条,不按规定使用灯光可处100元罚款并记1分。多地已启用电子警察抓拍滥用远光灯行为,通过瞳孔识别等技术实现非现场执法。

5. 特殊场景处理

- 山路弯道应通过闪烁远光灯提前警示对向车辆。

- 遇障碍物或行人时可短暂闪烁远光灯提醒,但持续时间不超过1秒。

- 车辆配备自动远近光切换系统(AHB)的,仍需保持手动干预能力。

6. 车辆维护要求

- 定期检查灯光明暗截止线是否清晰,国家标准要求远光灯照射高度不得超过前大灯离地高度的90%。

- 改装LED或激光大灯需确保色温不超过6500K,避免蓝光成分过高加剧眩光效应。

夜间行车应遵循"看见与被看见"原则,合理使用灯光不仅涉及法规遵守,更是驾驶素质的体现。据公安部统计,2022年因滥用远光灯直接导致的事故占比达夜间事故总量的17.3%,这一数字警示我们必须重视灯光使用的规范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