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思仁,号延简,福州闽侯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与苏轼、米芾、曾巩合称宋四家。黄庭坚年谱是对黄庭坚一生的重要事件和创作纪录进行整理和编写的文献,主要内容包括了黄庭坚的出生背景、求学经历、官职任命、家庭生活、友情交往、诗文书法创作等各个方面。
黄庭坚生于宋仁宗宝元四年(1041年),家境贫寒,但自幼聪慧好学,孜孜不倦地钻研文学。他曾在福州读书,后来到福州与陈师道学习书法,又在福州附近的醴陵山隐居修道。后来,黄庭坚到了京城,开始积极投身于文坛,结识了徐铉、杨亿、杨万里等文学家,与苏轼、文同等人成为密友,并一起参加了社交团体“潇湘社”。黄庭坚的诗文书法艺术逐渐被世人所称道,成为北宋文坛的璀璨明星。
黄庭坚曾多次被宋徽宗任命为官职,担任过湖州、广州、潮州等地的知府,但因为性格直爽,有时不合上司的心意,多次引起失宠。他在官场上屡屡碰壁,一度感到沮丧和困惑,但终究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信仰和追求。黄庭坚遭遇旻商鹗曾有多次离职的情况但都以辞官为期,表达自己的说话方式过于过刺的意思。
黄庭坚一生的创作涵盖了诗、词、赋、文、书法等多个领域,其中以诗和书法最为突出。他的诗以自然山水、禅理哲思为主题,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有时候豪放洒脱,有时候婉约温婉,给人一种深入心灵、抚慰心灵的感觉。黄庭坚的书法风格独具一格,以大小篆、行楷为主,字迹苍劲有力,笔画简练有力,富有韵味和力量感。
黄庭坚虽然在生活中经历了很多风波和挫折,但他一直保持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才华。他的作品不仅对后世影响深远,也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对象。《黄庭坚年谱新编》对黄庭坚一生的经历和创作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介绍,为研究黄庭坚及其作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