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首页
《娄氏家训》是一部讲述家庭教育和理的著作,作者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娄宿。该书分为上、中、下三篇,总共七十三章,内容丰富,涵盖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娄氏家训》首先从亲子关系讲起,强调父母应该尽力榜
《晨钟醒世》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是清代作家纳兰性德的代表作之一。全书以纪实性的笔调描写了晚清社会道德败坏、官场腐败的现象,以及普通百姓在这种环境下的生存状态。《晨钟醒世》共分为四卷,每卷以一个季节
仝氏族谱是江苏睢宁仝氏家族的族谱,记录了该家族的祖先及后代的谱系信息。该族谱分为十四世,自始祖仝恪至煊堂,编录了包括祖先、后代、婚姻关系、血缘关系等内容。仝氏族谱的首页记录了族谱的编制背景和编纂者的身
1. 欺人虚与 实不负,立场正直则真容。2. 诡计众多趋炎附势,人心不可轻信任。3. 金钱权势诱人入局,慎防落入利益的陷阱。4. 虚伪之人言谈不实,动机暗藏可疑心。5. 世事变幻无穷,勿为权势所迷惑。6. 良心的声音是最真实的
丁氏规条是江苏省常熟市传统的一套行事准则和行为规范,以下是部分内容:1. 丁氏婚姻:婚姻以丁族宗亲内部结婚为宜,不得与外族通婚。婚姻应遵循丁氏家族的传统和习俗。2. 丁氏姓氏:丁氏宗亲应携带丁字姓氏,世代相传
《白泽精怪图》是敦煌的一幅壁画残片,其创作年代大约在9世纪至11世纪之间。这幅画以纸本彩绘绘制,现藏于法国巴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白泽精怪图》描绘了一个奇幻的山水场景,其中包括了各种奇怪的动植物形象。整
《清嘉庆三年太上皇起居注》是中国清朝嘉庆三年(1798年)的一份起居注,记录了当时的太上皇道光帝的起居事务。该起居注以太上皇的名义写成,内容主要包括太上皇的日常起居记录、赐诏、诸王的朝见次序、太上皇的谕旨等
《中华孤本密笈:广嗣要语》是一部收集整理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哲理的秘笈。该书以广嗣要语为名,意为广泛而重要的言论,旨在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该书共包含了诸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哲学、宗教、政治、社会等等。每
《杨氏家训》是一部中国古代家训经典,由山东省即墨市杨氏家族编纂而成。该书共分为十二卷,内容包括家庭教育、人际关系、修身养性、处世立身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家训经典。《杨氏家训》的作者是杨时,
《小儿语》是一种儿童语言,通常是由儿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这种语言通常包括一些简化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以及一些儿童自己发明的词语和短语。在《小儿语》中,儿童可能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5.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7.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秋天的背影》是一首著名的诗歌作品,由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所作。这首诗歌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感伤之情。秋天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季节,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红,最终凋零落地。徐志摩在诗中
《心相学》是一本关于心理学和人际关系的书籍,它探讨了人类情感和行为的根源,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和策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行为。这本书的核心理念是“看透人心”,它强调了人类情感
《中华兵法大典》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兵法的经典著作,共分为五册。这部兵书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对中国古代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第一册为《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之
《嵇康集》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嵇康的文集,收录了他的诗歌、文论、书信等作品。嵇康是南朝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音乐家和政治家,他的文学成就在当时非常高,被誉为“文学宗师”。《嵇康集》中的作品涉及到了诗歌、文学
《诸子百家之历史:法言》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历史书籍。法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流派,主张以法律和制度来管理社会,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实用性。该书主要介绍了法家思想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以及法家代表
世界文化交融的艺术表达:跨界艺术作品欣赏
当代艺术形式与社会转型的关系
东西方艺术对比:解读不同的审美理念与技巧
西方现代艺术的重要代表:毕加索
瓷器上的东方审美特质
神秘而奇妙的舞蹈形式:占卜舞的独特之处
01东西方艺术碰撞:跨文化视角下的艺术融合
02手工艺品背后的文化精粹与创意力量
03百年电影梦 ——探寻中国电影的根脉
04跨界融合中的艺术创新
05文化品牌塑造:让世界认知中国
06中国瓷器:璀璨的文明瑰宝
07漫谈中国瓷器艺术的独特韵味
08铜器的文化价值:铜鼎、铜镜、铜狮子等中华民族的历史印迹
09从《红楼梦》看清代社会与文化
10东西方艺术交融下的创新实践与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