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首页 >> 文化艺术 >> 知识详情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30则 ,以史为鉴,受用终生!

2023-11-06

1.《史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30则 ,以史为鉴,受用终生!

2.《春秋左传》:夫学须志也,才须勤也,疑须问也,切躁务则索难济益。

3.《资治通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事无大小,必先细辨其纪。

4.《汉书》: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5.《后汉书》:志士不忘在沟壑。

6.《三国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7.《晋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8.《十八史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倍。知困,然后能自强。

9.《旧唐书》:志当存高远。

10.《新唐书》:人者,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久则明,明则变,变则化,化则成。

11.《五代史》:天下者,莫贵乎国家安康,天下者,莫利乎国家存亡。

12.《宋史》: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13.《元史》:君臣上下齐心,可以移山。

14.《明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5.《清史稿》:知识难得,义乃可通。

16.《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越人歌曰:“吴起之死,越人为忧;施伯之命,由父为子。”

17.《春秋左传·哀公十四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8.《春秋左传·孝庄十三年》:吾闻之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生君命,怵而不敢不如时矣。

19.《资治通鉴·梁纪》:尝闻古人云,既来之,则安之;既为之,则善之;既善之,则乐之;既乐之,则求之;既求之,则得之;既得之,则益之;凡今之所为者,未有不可善也,而擅长者少之。

20.《资治通鉴·宋纪》:人臣幸矣!幸在君子之朝,亦幸在城邑之间。

21.《资治通鉴·宋史》:和欲舍之,恶不可舍。舍之而取义,义不可舍;舍义而取利,害不可舍;舍利而取名,名不可舍。故曰:百恶皆舍,唯名不可舍也。

22.《二十四史略·杂记》:常在河边走,焉知胡马之不瘦?

23.《二十四史略·悲愤词》:君惜身为国家负,臣痛心为忠义困。

24.《二十四史略·东夷山人列传》:阿母忧心,语芳尽言。

25.《二十四史略·阚泽列传》:世处烦苛,政途曲折,诚知交游,唯求无误。

26.《二十四史略·后汉书》:及宁岳、辟阳、乌丸皆讨灭,复以万数来攻拒城,有改节名,为拒城校尉,与盖都督将叶其数矣,盖即其其觎也,觎信。

27.《二十四史略·太史公书》:时素闻王志,治功业于西畴,患长者薄性。

28.《二十四史略·华阳国志》:土劫民税,生民贫弱。

29.《二十四史略·大秦国记》:豪英之任计,杰雄之所大大也。

30.《二十四史略·雷成奇传》:桓恕以子才高,辞官隐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