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本身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不控制血糖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包括尿毒症。
尿毒症是指肾脏功能严重损害,无法正常排除体内代谢产物,导致血液中毒素累积,最终引发全身多器官衰竭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损害,这种损害称为糖尿病肾病。如果不及时控制血糖,糖尿病肾病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
糖尿病引发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糖:长期高血糖会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使血液中的蛋白质、尿素氮等代谢产物无法有效排除,从而逐渐损害肾脏功能。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高血压,高血压本身会加重肾小球损害,进一步加速肾功能的恶化。
3.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发的一种特殊肾脏疾病,长期发展会导致肾功能逐渐丧失,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4.其他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等,这些并发症也可影响肾脏功能。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及时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积极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定期到医院进行肾功能的检查,包括尿常规、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检测,以及肾功能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肾脏问题的早期变化并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