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学而》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雍也》
4. 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为政》
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述而》
6. 学而优则仕,学而不优则退。——《论语·子罕》
7.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论语·子路》
8. 贫而无疾志,困而无决断者,其贤乎哉!——《论语·雍也》
9.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颜渊》
10.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泰伯》
11.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论语·季康子》
12.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乡党》
13.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微子》
14. 君子学道则爱人,不学则。——《论语·颜渊》
15. 握手长续缘,与人理相通。——《诗经·小雅·采薇》
16. 慎独,为自身之道也;慎始,为人事之道也。——《大学》
17.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大学》
18.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大学》
19. 必先自己正视自己。——《中庸》
20. 仁者无忧也不知忧乎!知者不惑也不知惑乎!——《中庸》
21. 存心正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
22. 乡愿可以草木香,饮食可以味其美。——《中庸》
23. 观其所以知人者,亦已远矣!——《中庸》
24. 以道御国者不以兵强天下,事若此何国不治?——《中庸》
25. 彼无道,而后知有以善其不善者,天下之正也。——《中庸》
26. 收信子宝抱赤子,宴于大庙之衢。——《中庸》
27. 怨,微邪也!尧舜以为文王丧乱,宰予以为不然。——《中庸》
28. 君子配天地,教学无年迈,课务终生功。——《大学之道》
29. 忠臣事上国,孝子事上亲,仁者事众庶。——《大学之道》
30. 君子道非难也,将易之则易之,将诲之则诲之。——《大学之道》
31. 君子之道,本立而道生。——《大学之道》
32.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大学之道》
33. 君子之学也,学而问之,既不知,则问之。——《大学之道》
34. 君子务本业,不求三年,顺道者寡矣。——《大学之道》
35. 君子道者,君子可欺也远。——《大学之道》
36. 君子礼以行之,义以行之,外以友之。——《大学之道》
37. 不因睡觉而睡觉,不因康乐而乐乐,不因吹扬狂妄之人之才;——《大学之道》
38. 君子解行而行,孰鉴于路?——《大学之道》
39. 君子无所事倾心焉,人无所趋利焉。——《大学之道》
40. 君子养心,心正则理正;心正则身正。——《大学之道》
41. 君子欲人不知,使其李之以验。——《大学之道》
42. 君子重游艺,以智加熙熙。——《大学之道》
43. 君子不重睛以视,不重耳以听,不重臂以劳,不重腿以移。——《大学之道》
44. 君子重恩施人,则恩施于己。——《大学之道》
45. 君子勉其志,居其室,向其穴,存其所好。——《大学之道》
46. 學而优则仕,学而不优则退。——《大学之道》
47. 学而优则仕,学而不优则退。——《大学之道》
48. 安民之本,扶邦之基,非立本于其地也,非居官而不治也。——《大学之道》
49. 是故诗云:无战国之民,无嗟尔余生。——《大学之道》
50. 非斯文不学,非斯道不行。——《论语·里仁》
51. 乐说不文,亦君子之庙堂也。——《论语·述而》
52. 中国虽大,读书为先。——《三字经》
53. 经世致用,知行合一。——《三字经》
54. 四书五经,传阳遗编。——《三字经》
55. 三农真纲,国力核心。——《三字经》
56. 三光者,日月星。——《三字经》
57.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
58.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雨抟。——《三字经》
59.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论语·宪问》
60. 事实相符,自可人心不变。——《晋书·王世充传》
6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大秦景教流传文献》
62. 笃为倡始,终则不终。——《四书集注》
63. 民为重,天下为轻。——《孟子·公孙丑上》
64. 物莫能行无之道,由无之道舍生弃名后为贵足以道化矣。——《孟子·尽心上》
65. 其名则正,其言则信,其文则法,其事则顺。——《礼记·射义》
66. 举止天下,顺之也;乱也。——《礼记·顺天则》
67. 君子谋道不谋食。——《礼记·学记》
68.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礼记·学记》
69. 见义勇为,知行合一。——《战国策·管晏上》
70.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礼记·曲礼上》
71. 已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始可谈天下。——《辞海》
72. 众星如街市,呼幺喊六位。——《曹全碑》
73. 天涯何处无芳草,前程无念是回家。——《麻吕让》
74.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合记》
75. 见贤思齐焚薪传旨。——《庄子・齐物论》
76.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易经·乾卦》
77. 贤者劳矣,必胜被福矣!——《孙思邈医经》
78. 办官每粗归管籥,开口采薇无所用。——《南华经·飞思》
79. 为有民则已,为无民则难舍也。——《周易·彖》
80. 君子莫不多问,儒者莫不多言。——《周易述》
8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乾卦》
82. 学为人师,行为世茂,立身为季。——《庄子·齐物论》
83. 士不可以不图以便,小不可以不慎以官,庶人不可不勤以业。——《尚书·弘始》
84. 子之不欲道,亦何欲见?子之无怨无害,所患在身。——《庄子·齐物论》
85. 不逞之徒,宁见奇士之赏,是以馁则饱,依是得也。——《尚书·芮良夫命》
86. 屈聚诛缓,莫如仁义,孔多数蓄。——《尚书·纳言》
87. 尧善星辰,身得天下之闲。——《尚书·司命》
88. 忍让以自建,得意以自悦。——《尚书》
89. 唯民是宝,民之向善,则国之向好。——《尚书·泰誓》
90. 人不能舍已,而先朋友;人不能舍短,而长彟尧。——《禹贡》
91. 粟苍一朝,尚力操之忧。——《左传.宣公十三年》
92. 用之不尽伦,存之不朽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93. 诸侯之好信,无如直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94. 学極而后知真近,思宜而后正可御。写策而后明可则,上尧之文,以授以舜。——《孟子·告子上》
95. 己所不欲,施于人矣。——《孟子·尽心下》
96. 作而后行之,行而后成之——《庄子·德充符》
97. 道在人间,其变不迁。道德之流,孰无伦伦。——《庄子·养生主》
98. 君子道不行,瞽者无所以知之也。道之德莫大乎儒,交道至善。——《庄子·尹问》
99. 人之亟不可以释,理不亟不可以废。——《庄子·劝学》
100. 至人无己,神人无术,圣人无功。——《庄子·解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