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首页 >> 医疗健康 >> 知识详情

孩子发烧千万别做的5件事

2025-07-20

1. 不要过度捂热

 孩子发烧千万别做的5件事

孩子发烧时,许多家长会用厚被子或衣物紧紧包裹,认为“捂汗”能退烧。这种做法可能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甚至引发“捂热综合征”,尤其是婴幼儿,其体温调节能力弱,过度保暖会加重高热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或惊厥。

2. 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

用酒精擦拭身体或直接冰敷可能引起皮肤刺激、寒战或酒精中毒(通过皮肤吸收)。儿童的皮肤薄嫩,酒精挥发过快可能导致体温骤降,反而刺激机体产热,加重不适。更推荐用温水(37℃左右)擦拭大血管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

3. 不要盲目使用退烧贴

退烧贴的降温效果有限,仅能局部降低皮肤温度,无法解决核心发热问题。部分孩子可能对退烧贴的凝胶成分过敏,引发皮肤红肿或瘙痒。若孩子抗拒,无需强行使用。

4. 禁止随意服用成人药物

阿司匹林、尼美舒利等成人退烧药可能引发儿童瑞氏综合征(一种罕见但致命的肝脑疾病)或肝肾功能损伤。儿童应严格按体重和年龄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且避免交替使用这两种药物(除非医生指导)。

5. 切勿拖延就医或忽视伴随症状

若发热持续超过3天,体温超过40℃,或伴随抽搐、意识模糊、呼吸急促、皮疹、呕吐腹泻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婴儿(尤其3个月以下)发烧无论温度高低均应尽早就诊,因其免疫系统未成熟,可能隐藏严重感染。

扩展知识

发热是免疫反应:适度发烧可增强白细胞活性,抑制病原体,盲目压制体温反而可能延长病程。

补液比退烧更重要:发烧时水分消耗大,应少量多次补充温水、口服补液盐,避免果汁或碳酸饮料(可能加重脱水)。

观察精神状态:若孩子退烧后活动如常,通常无需过度干预;反之即使体温不高也需警惕。

科学护理的核心是让孩子舒适,而非单纯追求体温数字下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