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防措施
1. 保持正确姿势
- 坐姿:背部挺直,腰部与椅背贴合,双脚平放地面,避免跷二郎腿;使用电脑时屏幕与视线平齐。
- 站姿:重心均匀分布在双脚,避免长时间单侧负重。
- 睡姿: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仰卧时膝盖下垫枕头,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以减轻腰椎压力。
2. 避免久坐久站
- 每30-60分钟起身活动,做伸展运动(如扩胸、侧腰拉伸)。
- 长期站立者可交替将脚垫高,缓解腰部疲劳。
3. 加强核心肌群锻炼
- 通过平板支撑、小燕飞、桥式运动等增强腰背肌和腹肌力量,稳定脊柱结构。
- 游泳(尤其蛙泳)对脊椎压力小且能锻炼全身肌肉。
4. 控制体重与健康饮食
- 超重会增加腰椎负担,需合理控制BMI指数。
- 补充钙、维生素D及蛋白质,预防骨质疏松。
5. 减少不良习惯
- 避免单肩背重物,推荐双肩包或拉杆箱;
- 弯腰搬物时蹲下取物,保持背部直立,利用腿部发力。
二、治疗方法
1. 保守治疗
- 物理治疗:热敷、电疗、超声波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牵引术可缓解椎间盘压迫(需专业医师操作)。
- 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肌松药改善肌肉痉挛,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 中医疗法:针灸、推拿、拔罐可舒筋活络,但需选择正规机构避免不当操作加重损伤。
2. 康复训练
- 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麦肯基疗法、普拉提等针对性训练,矫正脊柱力线。
- 颈椎病患者可做“米字操”(缓慢写米字),但避免过度后仰。
3. 手术治疗
- 适用于严重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或脊髓压迫患者,术式包括微创椎间孔镜、椎体融合术等,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4. 辅助器具
- 急性期可使用颈托或腰围短期固定,但长期依赖可能导致肌肉萎缩。
- 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椅、护脊床垫等。
三、其他注意事项
冬季注意颈部、腰部保暖,避免受凉诱发疼痛。
长期伏案工作者可调整桌椅高度,使用电脑支架。
心理压力过大可能加重疼痛感,需结合放松训练或心理咨询。
脊椎病需早发现早干预,若出现持续麻木、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应立即就医排除严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