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首页
家规、家训,是家庭中传承下来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旨在教育和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和为人处世的原则和准则。它们承载了家族的传统、价值观和期望,具有引导家庭成员健康成长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家规一般是由家长或
泮陵《熊氏家规》是中国古代经学家熊京所撰写的家规著作。熊京(1092年-1156年)是宋代儒学家熊汝霖的后裔,他以精通《周易》而闻名于世。《熊氏家规》是一部立身立家的家训著作,分为六卷。全书共计78条,包含了关于家庭
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 忍耐是一切力量的源泉。3.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4.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成功。5. 懒惰是养成恶习的源头。6. 勤俭持家,富于奇珍。7. 择善而从,顺天应人。8.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9. 沉
郭氏家训、家规、劝诫是一份家族传承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旨在传承家族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以帮助家族成员在生活中做到自律、尊重他人、勤奋学习、团结合作,促进家族的和谐发展。家训是家族长辈对晚辈
1. 尊重长辈:尊重父母和长辈是我们家庭最基本的原则,要以敬重的态度对待长辈,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定。2. 孝顺父母:孝顺父母是我们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要经常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常回家看望他们,尽力满足他们的需
匡氏家训立志篇:1. 学业要有远大目标,立志成为一名有用之人。2. 勤奋学习,不怕困难,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3.不断探索勇敢创新,敢于追求卓越。品德篇:1.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做一个真实可靠的人。2. 善待他人,尊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4.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5.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孙子6.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 忍耐与宽容是家庭幸福的基石。2. 孝顺父母是人生最基本的道德义务。3. 学习是人生的阶梯,努力追求知识。4. 勤劳是致富的根本,努力工作。5. 做人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6. 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和自由。7. 孝敬长辈,尊重
黄氏家规祖训是一部古代家训书籍,由明朝黄道周编纂而成。其中记载了黄氏家族的家规和祖训,旨在教育后代子孙如何修身养性、尊敬长辈、团结亲族、努力工作、守法纪、社会公德等。黄氏家规祖训内容丰富,包含了众多的
《朱氏奉先公家规》是江苏苏州朱氏奉先公庙的一份规章制度,主要是为了维护奉先公庙的秩序和管理事务。以下是摘录的一些条款:1. 朱氏奉先公家规是本公家的基本准则,凡属本公家的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2. 本公家的成员
一、居室布置规范1. 家居布置应以简洁、舒适为原则,不宜过于华丽和拥挤。2. 装饰品应选择简约优雅的风格,不宜选择过于浮夸或庸俗的物品。3. 家居摆放应注意整洁有序,不宜乱放杂物,保持空间的通透和清爽。4. 家居色彩
《左氏家规宗约》是中国古代著名家训之一,由左丘明创作。左丘明是春秋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也是《左传》的作者。《左氏家规宗约》主要是关于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家族规范的建立,旨在教导后代子孙如何做人处事,如护
《陈氏家规、家训》是明代马落塘颖川所著的家规、家训之一。这是一部总结了作者家族几代人的经验和教训,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的家规和家训。马落塘颖川认为,家规是为了维护家庭的和谐和秩序,而家训则是为了教育后代成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6. 巧言令色,鲜矣仁。7. 君子不器。8.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9. 有朋自远方来,
凡拜文祖岳氏家规者,得彼初祖文岳氏曾大祥而言之。大祖文岳氏,逸民之后也。感韩非子之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日日夜夜,操劳不止,戒饮戒色,常自勉励,力求完善自己并为家族做出贡献。大祖之时,世道艰
韦氏家规祖训是韦氏家族的传统经典著作,被视为家族的精神指南和道德准则。这部著作最早由韦氏家族的先祖所创作,以家族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基础,旨在传承和弘扬家族的优良传统和家训。《韦氏家规祖训》
《昆曲元素在当代时装中的蜕变》
《AI绘画对传统艺术的挑战》
《吴哥窟浮雕中的印度教宇宙》
鲁班锁的古代几何智慧
徽派建筑三雕艺术解密
三星堆青铜文明未解之谜
01云冈石窟的佛教本土化
02苗族银饰的图腾崇拜
03定窑白瓷的“象牙白”之谜
04《韩熙载夜宴图》的隐喻叙事
05陕州锣鼓书的口传史诗
06《周易思想对亚洲艺术的影响》
07《日本物哀美学与川端康成》
08《龙泉青瓷千年窑火不熄之谜》
09《皮影戏:光影间的民间叙事》
10《水下考古打捞的文明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