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首页 >> 文化艺术 >> 知识详情

《弟子规》原文及解释

2023-10-27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著名儿童教育文化经典之一,全文共有360字,包括家规、学规以及处世准则等内容,是很多儿童读本中必备的一部分。下面是《弟子规》的原文及解释:

《弟子规》原文及解释

一、弟子规

1.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解释:父母叫你,不要拖延;父母吩咐你,要马上行动。

2.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解释:父母教导你,要虚心听从;父母责备你,要顺从接受。

3.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解释:冬天要保暖,夏天要保持凉爽;早上要节约用水,晚上要按时休息。

4.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解释:外出要告诉父母,回来要向父母报告;居住要有规律,学习要有恒心。

5.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解释:即使是小事,也不要擅自去做,否则会有损于道德修养。

6.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解释:即使是小的东西,也不要私藏,否则会伤害亲人的心。

7.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解释:父母喜欢的东西,尽力准备好;父母不喜欢的东西,要小心不带回家。

8.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解释:如果自己身体受伤,会让父母忧虑;自己的品德有了瑕疵,会让父母感到羞耻。

9.亲爱友,所交结,幽离别,久不忘。

解释:亲人和朋友,结交要深情厚意;即使长时间离别,也不会忘记彼此。

10.礼乐射,书数术,礼从典,孝从悌。

解释:学习礼仪、音乐、射箭、书法和数术;在行为举止中遵循典型的礼仪准则,孝敬尊亲并以友爱弟简方始。

11.古圣贤,尚勤学,少壮时,要多积。

解释:古代的圣贤都强调勤奋学习,年轻时要多积累知识。

12.闻过失,要及时,知不改,诲无明。

解释:如果听到别人犯错或者失去,要及时改正,知错不改就不能得到正确的教诲。

13.幼宜问,即宜詈,年长者,宜规谏。

解释:年幼的时候适合向人们请教问题,对不好的事情要怒斥;年纪大的人应该以规劝为主。

14.昼度日,夜度夜,勤作事,晝夜念。

解释:白天过好一天,晚上过好一夜,要勤奋工作,白天晚上都要思考。

15.口勿乱,心勿忙,忍耐力,当持常。

解释:说话不要慌张,内心也不要急躁,要有耐心,时时保持。

16.信得中,行得端,信无疑,义必坚。

解释: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有原则;如果信誓旦旦,就要始终如一。

17.立身端,行身正,服勿异,举世情。

解释:站立要笔直,走路要端正;穿着衣服不能与他人不同,时时考虑世间的情绪。

18.家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

解释:居家要有规定,学业要专心,即使是小事,也不要擅自去做。

19.言语有,心不苟,行有恒,事不费。

解释:言语要真实,内心不能矫揉造作,行动要恒心,做事要用心。

20.节用心,藏器宜,惟贪者,为恶器。

解释:节约用水用电,珍惜物品;只有贪心的人才会变得邪恶。

二、为人小道

1.敬长

解释:尊敬长辈,讲究孝道。

2.爱幼

解释:善于关心和爱护年幼的人。

3.宽老

解释:宽容老年人的过失,给予关怀。

4.勿侵略

解释:不侵犯他人的权益和生活空间。

5.须友

解释:要友好待人,交朋友。

6.诚心诚意

解释:说话要诚实,做事要真心实意。

7.讲谦逊

解释:要谦虚,不夸耀自己。

8.谨言慎行

解释:说话要谨慎,行事要小心。

9.勿缺席

解释:凡是应该参加的活动,不得缺席。

10.存每日须备

解释:诚信和守信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品质。

以上就是《弟子规》的原文及解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