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向广岛和长崎投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终结战争:投放是为了迫使日本投降,从而终结太平洋战争。在这之前,美国已经推行了一系列的海上和空中轰炸,但日本并未有迹象要投降。由于日本的抵抗态度依然坚决,人们普遍认为进一步战斗会导致更多的美国士兵伤亡。
2. 省去进攻本土的代价:通过投放,可以迅速炸毁城市并造成大量伤亡,以此向日本政府表明美国的军事实力,进而迫使其投降。如果不使用,美国可能需要发起陆地战攻击日本本土,这将导致更多军事和平民伤亡。
3. 对抗苏联:尽管日本已经在太平洋战争中几乎全面失败,但苏联对日本的参战仍然是潜在的威胁。投放可以向苏联明确展示美国的超大规模杀伤力,并在战后事态演变时为美国争取更有利的谈判地位。
4. 进行实验:部分美国军方和政府官员希望通过投放来获得更多关于能力和破坏力的实验数据,以备将来可能的冲突。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观点,然而,广岛和长崎使用的决策是复杂和争议的,存在许多政治、军事和上的因素。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人们对这个决策的合理性和道义性持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