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首页 >> 科技技术 >> 知识详情

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2024-06-30

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进,工业互联网正在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制造企业可以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

一、工业互联网基本概念及发展现状

工业互联网是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贯通企业内部各环节,实现生产设备、产品、服务等全方位互联的新型工业生产模式。它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式,为制造企业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制造业从传统生产模式向智能制造转型。

当前,工业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制造业革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确立了包括"工业4.0"、"先进制造"等在内的国家战略,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我国也将工业互联网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先后出台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工业互联网在国内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赋能作用

1. 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工业互联网通过对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实现了设备、工艺、物流等各环节的优化协同,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基于海量数据分析的智能预警和故障诊断,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产品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2.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打造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并通过与外部创新主体的协同,加快新产品和新服务的研发速度,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3.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响应速度。工业互联网实现了生产、供应、销售等各环节的信息互联和资源共享,企业可以实时感知市场需求变化,动态优化资源配置,缩短产品从研发到交付的周期,增强供给侧的柔性和快速响应能力。

4. 拓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基于工业互联网,制造企业可以向"产品+服务"的方向转型,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综合解决方案,延伸产业链价值。同时,通过远程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企业可以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售后服务,增强与客户的粘性。

三、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1. 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平台为基础,打造企业内部及跨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实现全价值链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同时,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培育富有活力的产业生态。

2.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聚焦核心技术瓶颈,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特别是在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人工智能、工业网络通信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3. 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制定工业互联网标准,推动行业内外的标准融合和互认,促进各类设备、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为工业互联网应用提供规范保障。

4. 培育工业互联网人才。加强高技能制造业人才、数据分析处理人才、网络安全管理人才等关键人才的培养,为工业互联网的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总之,工业互联网正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深刻影响着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制造企业要主动拥抱工业互联网,加快智能制造转型步伐,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制造强国梦。

标签: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