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能够"飞檐走壁"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特殊的趾蹼结构和黏腺。
壁虎的脚底有很多细小的趾蹼,这些趾蹼表面有很多微小的且相互平行的毛状结构,被称为氏体,能够增加足底与垂直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供更大的摩擦力。此外,壁虎还有一种特殊的黏腺,这些腺体分布在它们脚底的趾蹼上,可以分泌一种粘性黏液。当壁虎脚底与垂直表面接触时,黏液会与表面产生吸附力,使壁虎能够附着在垂直表面上。
壁虎利用趾蹼结构和黏腺的协同作用,能够迅速附着在垂直或倾斜的表面上,从而实现"飞檐走壁"的能力。在移动时,壁虎可以通过自身的肌肉控制来调整趾蹼的角度和粘性黏液的分泌量,从而实现粘附和解除粘附的切换,保证能够灵活地移动在各种表面上。